走在非斯古城裡,路邊突然有一名小哥叫住我:「你們要去哪裡?」我手指的地圖上的染坊名字,攤手聳肩,「染坊的方向在那裏嗎?」他揮手要我跟著他,隨即向城裡的另一端走去。
網路上偶爾有人提起,千萬別相信摩洛哥旅遊大城裡的搭訕者,任何好意都是可能需要金錢交換的。但採訪時間緊迫,古城道路極為複雜,若非有人帶路實在不好走。摸摸鼻子,只好跟著小哥走了。
從道路一頭,就聞道濃烈的腐臭異味。沿路的溪水旁側出現成堆的羊皮,羊皮上頭覆蓋著厚毛,工人把皮往地上一摔,血水就從皮底下嘩地滲出來。我們靠近拍照,一股腥臭之氣直衝腦門。這堆羊皮會入溪流裡過一次水,踏上小橋一看,下游的溪水石頭上,果真到處沾染毛皮,空氣裡瀰漫一股怪味。
非斯古城內有三座皮革染坊,是全球唯一保存傳統手工染皮工藝之處。這回來到的是超過兩百個染缸的Tanneries Chouara,為古城內最具規模的染坊。一般遊客無法進入染坊,只能在周圍販售皮製品的建築物上頭遠望,進入眺望建築前,每人會拿到一小叢的薄荷葉,放在鼻子前,以此緩解惡臭。
我手裡拿了一把薄荷葉向上走。迴旋的樓梯從屋子中央盤旋而上,順著階梯上來的,還有一股動物屍臭,混合排泄物氣味,一絲絲從薄荷葉旁的細縫爬進鼻子裡。從樓頂的平台向下俯瞰,五顏六色的巨型染缸,以調色盤般濃烈的色彩跳進眼裡。
非斯是伊斯蘭文明的起點,也是第一個穆斯林王朝的所在地。這個橫跨歐非的帝國,舊時吸引了上千個來自西班牙和突尼斯的手工家庭遷入,於是成就了如今所見的「手工藝帝國」。豐沛的阿拉伯藝術和文化,一部分展現在腳底下的這個染坊裡。
採訪工作的困難之一,在於必須跟旅客拍攝出不同角度。我們站在天台頂上,看工人穿梭於染坊內,「只有近拍,才能拍到我們要的東西。」攝影一邊拍攝,一邊嚷嚷好想近拍啊!我轉頭問當地人,遭到他立即的否決,「你拿政府文件來,才可以進去。」同業提議,不如下樓試試,多問幾個。
找來帶路小哥,比手畫腳要他翻譯讓我們進入染坊,他搖搖頭拒絕。我們做出付錢動作,「我們有一點錢,可能可以花一點錢。」只見他進入染坊旁邊小門,許久後出來了,「一個人50,可以嗎?」50元當地貨幣迪拉姆,相當於新台幣200元,我們猛烈點頭,「可以可以。」他又招手,我們進入染坊。
「想進來,一人150。」染坊的入口處,一台過水用的大型水風車在轉動,捲起的髒水不斷打在我的小腿上。「剛剛他說50的。」我試著談價,擔心身上現金帶不夠,「一人150,少一塊都不能進。」自稱染坊工作人員的年輕男子瞄了一眼我們身上相機,伸手向我討錢。
「給他吧,時間有限。」攝影勸我,我掏出300,這年輕男子立即端出笑臉,「隨你們拍,要拍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都沒關係,整個染坊都讓你拍,來來來這邊走。」走過水風車,靠近染缸,惡臭又再襲來,相機開打開要錄影,就忍不住乾嘔,我把薄荷葉搓過,塞進鼻孔裡。
剛剝下不久的羊皮,用刀片手工除毛,再使用大量鴿糞及尿液將皮軟化。染色步驟中,工人更需進入高達半身高的各色染缸內,將皮上色。依據顏色分類的染缸,在陽光下隨著水波動,閃出奇特的色澤。我小心翼翼走在染缸邊緣,保持平衡不跌入缸內。入口處先是白色,接著用藍色綠色紅色黃色等各種染色。
染缸區域僅占整個染坊的一部分,藏在周圍的兩層樓土黃色屋裡,還有負責軟化毛皮、除毛、定色等房間。語言不通,多數時間我們只能顧得了拍照。染坊內更保存舊時習慣,以驢子載運羊皮。一不小心,還差點跟驢子對撞上。染坊裡全是男人,看著我們混雜著打量的眼神。周圍的平台上來了好多旅客,向我們揮手,好奇哪來的人物可以進入染坊?
拍攝過程裡,我自以為是的覺得已經習慣這股氣味,把薄荷內從鼻孔裡噴出來,又乾嘔了兩次。一名工人伸手要我跟我們合照,「結婚沒啊?要不要嫁來摩洛哥啊?」調侃無處不在,我們慌忙擺擺手拒絕,跳上染缸邊緣繼續拍攝。
一個半小時的拍攝過程,一直到最後,我們登上染坊的高處,一個只有工人才能上的平台,俯瞰整座染坊。奮戰過後的染坊,突然變得好美,惡臭之氣竟然也淡了不少。我仔細看全身,才發現染缸的各種顏色全落身上,紅黃藍綠全集於一身了。
(以上圖文源自鏡週刊官網) 查看原始文章→
廣告
摩洛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