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臺灣最長的河流-「濁水溪」南岸,雖只是個小鎮,卻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景觀,最著名的地標是橫跨濁水溪上的「西螺大橋」。西螺在約四百年前是平埔族人的聚落,直到日治時期嘉南大圳完工後,擁有四千公頃農地的西螺,一躍而成為嘉南平原的穀倉,因其地區水質、氣候、溼度等優勢條件都適合稻米生長,到了現在,西螺農業與加工,在台灣仍佔有很大的比重。
西螺米-日本天皇御用米
西螺從日據時代就被稱為「嘉南米倉」,日據時期在此種植蓬萊米,因濁水溪的沖積土肥沃,非常適合稻米生長,所以在20~30年代常常都會聽到「有點黏又不會太黏」與「香Q飽滿口感佳」來形容濁水米,並成為日本天皇指定食用米。
西螺醬油-全球傳統醬油膏產業聚落最具代表性地區 西螺是台灣傳統醬油產業最密集的地方,因為黑豆醬油180幾天的發酵過程需要充足的陽光曝曬,所以能有充足日曬溫差穩定的地方最適合黑豆醬油的釀造。西螺醬油相傳了好幾代其獨特性就是保持原味,純粹天然,黑豆加上西螺米的好原料,能夠在沒有化學添加物的情況下,釀造出的醬油天然甘醇的獨特味道。
醬油釀造的重要條件水質、溫度和溼度,在西螺也是非常得天獨厚,技術加上環境,成就了今天台灣的醬油王國。在最盛時,工廠數曾高達三十八家,到目前勝十三家在經營,密度還是全台之冠!大多位於延平老街,因此是許多遊客來西螺旅遊伴手禮的首選。
西螺大橋-歷史建築
一座融合四個國家文化思想建造的充滿台灣近代歷史的大橋,一開始由日本人規劃建造橋墩,而後採用英國的專利設計,並藉由美國援助的鋼鐵和技術,最後由我們台灣人親手建造完成,是遠東第一大橋,是台灣西部縱貫公路的交通要道,也是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鋼構橋樑。
※除了通車外橋面還舖設窄軌鐵道(台糖小火車運送甘蔗)!只有這裡才可以見到汽車與火車並行的奇特景象!
尺寸:長1,939.03公尺,寬7.32公尺
設計:以華倫氏穿式橋樑設計,鋼鐵作架,水泥橋墩,衍樑31孔,橋墩32座,橋墩間隔60餘公尺
通車:1953年1月28日
節日:每年九月底都會舉辦"西螺大橋文化節",總是吸引數十萬人參與